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老岭新讯

务实创新谋发展  辞旧迎新话未来

  • 作者:办公室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9日   浏览:次    字体:

务实创新谋发展  辞旧迎新话未来

                     ——2008年林场工作十件大事

 

岁尾年初,林场总结十件大事,这些大事再次见证了2008年的不寻常与不平凡。2008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中国人经历了大喜大悲,但仍然坚定前行;大老岭面对危机与挑战,但仍然欣喜执着。务实创新谋发展,辞旧迎新话未来。盘点2008,我们感慨万端,面向2009,我们充满希望。

抗击冰冻灾害措施得力,恢复重建得到多方支持。今年元月中旬至2月下旬,大老岭发生了50年未遇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积雪厚度达80cm,气温-30,冻土层30cm,历时50多天。林场房屋、公路、供电线路、输水管线、农作物、野生动植物遭受巨大损失,给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难。面对严竣的冰雪灾害,市林业局出动直升飞机,为受冰雪围困的职工运送食品和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林场迅速组织调查评估灾情,开展抗灾自救,是全市第一个向省市林业部门和市委、市政府报告灾情的单位,民政部门和林业部门迅速发放救灾棉衣棉被和救灾应急资金,争取到位抗雪救灾恢复重建资金85万元,世行贷款造林项目雨雪冰冻灾害债务损失的减免工作也在争取之中。成为全市林业系统包括县市区争取到位资金渠道最多的单位。国家林业局雪灾调研组听取汇报后认为:大老岭应对雪灾反应迅速,灾情调查方法科学,抗灾救灾措施得力,工作成效显著。

科学应对鸟类死亡现象,化突发事件为发展机遇。今年10121时至424时,在大老岭海拔1700m的旅游接待中心约100亩地的范围,发生鸟类撞墙死亡764只。事情发生时(101日晚),大老岭及时报告市林业局,市林业局及时上报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和市政府应急办,同时迅速组织工作专班,封锁事发现场,邀请专家现场查勘,加强昼夜监测,焚烧深埋死体,全面消毒灭菌,疏散滞留游客,控制媒体宣传炒作。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李鸿忠两次批示,要求中科院、省林业局、市政府组织专家赶赴现场查明原因。随即中科院北京动物所、武汉病毒所、武汉植物园,武汉大学、省林业局,省市区地震部门、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30余人深入现场调查分析,解剖化验,持续工作七天,排除了疫情的可能,也排除了地震前兆的可能性。专家们认定,事发主要原因是在10月初的浓雾天气里,在灯光的照射下,形成亮白区域,给野鸟提供了“天亮”的假象,造成鸟向“天亮”的方向飞行,结果撞向建筑物导致死亡。在事件调查分析会上,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主任江培奇评价说:“这次应急事件特殊,反应特快,措施特别,效果特好”。在成功处置这一重大应急事件后,大老岭又邀请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的专家来现场考察,专家们一致认为:大老岭是候鸟夜间迁徙的中部通道,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是开展鸟类环志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理想场所。林场正在申报国家级鸟类环志站和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对口支援取得新进展,受援工作实现新突破。省政府25号文件确定,对口支援大老岭三峡移民的部门和单位增加省交通厅、中国通讯建设第三工程局,林场又争取增加了湖北机场集团公司。为此,对口支援大老岭的省直部门达6家,中央、省属企业达4家。企业加大了资金扶持,捐赠55万元。省林业局、省卫生厅、省旅游局等省直部门也加大了对林场项目工作支持的力度。

产学研基地建设全面加快,中外交流合作逐步深入。北京大学在大老岭建立了生态与环境观测系统三峡大老岭实验站,北京林业大学建立了三峡大老岭珍稀特有植物博士工作站,华中农业大学在大老岭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湖北大学在大老岭建立了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三峡大学也即将在大老岭建立科研和教学实习基地。735日以日本森林合研究所关西支所大住克博为团长的日本林业代表团一行8人考察大老岭原始森林和林木育种;91217日,根据中美农业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十六次会议安排,美国农业部派美国宾州植物园主任、林业生态学教授吉姆·斯坦纳等8人考察大老岭野生板栗枯萎病抗病基因,美方正在制定下一步科研合作方案;大老岭与宜昌市林科所等单位合作研究的鄂西地区四个针叶树种优良种源选择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9252110,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大老岭珙桐和鹅掌楸种子搭载神七进行太空育种,1031,由航天中心交接大老岭,现正与地面备份种子进行对照试验,以研究其变异和适应性。

常规项目常抓常新,储备项目后劲十足。继续抓好移民、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保护区基础设施、生态补偿等传统项目,并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到位资金达历史最高水平。同时,积极拓宽项目领域,争取大老岭垃圾填埋场项目,目前,已完成环评、地勘、可研、初设等工作,进入国家审概阶段。积极争取大老岭项目纳入三峡库区“7+1”环保规划,大老岭植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完善项目已经列入国务院三峡建委09年投资计划。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项目已进入国家林业局项目库,有望纳入09年投资预算。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场容场貌大为改观。大南公路新宫至郭家垭段10km,路面硬化完工,郭家垭至长冲段路基改造结束,硬化路面约5km;农业村修通2组公路0.5km,于9月竣工通车,19户村民“一建三改”基本到位,村容村貌得到整治;改造新宫招待所,屋面维修400m2,改造卫生间21个,改造接待住房100m2,改善了接待条件。

资源保护全面加强,防火投入大幅增加。进一步完善了护林防火专业人员分片包干,领导定点督办和联防制度。创新防火火源管理,禁止烧灰积肥,坟头挂牌警示。购置了一批防火物资和交通工具,兴建了防火物资储备库,彻底解决了防火通讯中继台电源问题,全年防火投入45万元,2008年获全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自营经济健康发展,安全生产防控有效。林场码头经营和门面租赁步入常态,安全生产防控有效,经营收入稳中有增,比2007年增收2.1万元,物业管理进一步加强,林场出资改善公用设施,住户普遍受益。

自然保护区升级全面启动,实现目标任重道远。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局、市委、市政府和市林业局的高度重视,特别关注和支持,按照保护区升级的要求,聘请北京大学的专家对植物、真菌、昆虫进行了考察,聘请武汉大学进行了动物科考,中科院植物所帮助进行了蕨类和苔藓植物科考,摸清了保护区本底资源,并撰写了《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报告》。邀请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面积及功能区调整方案》。此外,还完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专题片和影集的摄制和制作。10月初,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预评估,12月下旬,省环保局、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通过了自然保护区面积和功能区调整方案,目前,正报省政府审批。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才刚刚起步,实现目标还任重道远,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一岭又一峰,今后的工作还有一关又一坎。

整体工作上水平,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今年,林场获全市林业系统先进单位,林场党委分别获市直机关工委和市林业局党组“五好基层党组织”;邓跃进同志获省林业局表彰的抗雪救灾先进个人;徐慎东同志荣获“宜昌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韩庆瑜同志获市政府表彰的全市三期移民工作先进个人和市林业局党组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邓明友同志获市安委会表彰的全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和市林业局表彰的“全市林业系统先进个人”;李道新同志被市林业局评为全市首届林业学科带头人;李琼、曹荣军同志被市林业局党组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黄必胜同志被市林业局评为“全市林业系统先进个人”;谭海燕同志获市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统计局表彰的全市农业普查先进个人。这些荣誉都凝聚着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汗水,也是对全场干部职工的鼓励和鞭策。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大老岭的特色和优势得到发挥,工作的规范性和前瞻性得到加强;研究工作、思考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争名争利、拣轻怕重的人越来越少;干实事、说实话的人的“市场”越来越大,不干事、说空话的人的“市场”越来越小;来场考察指导工作的批次增多、规格提高,反响良好;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稳步改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逐步增强;工作方法、协调配合有所改进,困难群体救助全面铺开,局面继续保持稳定;公平正义得到培育和张扬,歪风邪气受到打击和孤立,大老岭精神得到弘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动态 | 公示公告 | 党建群团 | 资源管理 | 老岭风采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宜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地址: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      联系电话:0717-7501119

ICP备案:鄂ICP备15013358号-1       邮政编码:443000

技术支持:华亿科技